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

一個社工系學生對社會工作的反思

一個社工系學生對社會工作的反思

2005年     作者:馨


     若是兩年前你問我社會工作是什麼?我可以很八股的告訴你,它是一個「助人的專業」;若是你現在問我社會工作是什麼(當我在日日春實習之後)?我會說,它是由一群勞力販賣者依循制式化流程來處理大眾問題的工作。




     會以「制式化」來形容,是因為四年的社會工作教育讓我學到的,是如何有規則和有效率的執行接案、開案、處遇、結案的流程,以及如何寫一個體面又漂亮的方案來給「金主」。然而會說「處理」而非「服務」,是因為我們對於前來求助的的案主,其符合法令資格者我們就給予一個「合格」的受理證明,至於那些法令條文規定之外者,就給予一個「出局」的字樣。


     會有這樣的想法與認知轉變,跟我的實習經驗十分相關。不同於大多數人喜歡的「名門大機構」,我選了一個搞社運的小團體(台北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)。在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,我看到的不只是社會底層的人口群,更看到社會邊緣人在爭取社會資源時所遭遇的不公與無奈,以及我們社工人是如何以一種「硬梆梆」的方式在處理問題。所謂的「硬梆梆」不只是制式化的處理流程,更包含了思考問題的態度與方式。


     在我的認知中,社會工作幫助的是社會中最弱勢的弱勢族群,而這些人不外乎是身分不被接受、生活不被認同的社會邊緣人,例如娼妓、外籍配偶、外籍勞工、原住民、或是身心障礙者等等。當我們在面對這群人時,應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待他們的世界;在他們的生活中了解他們的問題。但在實際狀況中又是如何呢?


     以台灣的性工作為例,一般大眾均認為「輔導轉業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。但此法若真有效,為何成功案例至今寥寥可數?即使成功轉業者,其原存在的經濟壓力、生活壓力、或是緊張的親子關係也未見好轉。如果,我們原先相信的處遇方式根本無效,那我們似乎應該停下來思考,為什麼我們賴以為真的「信仰」沒有辦法解決我們所遭遇的問題?


     基本上,既然社會工作處理的是「社會」,那在面對問題時就應該深層思考社會結構的層面,而非單就個人、或是家庭層面來處理,也不該片面定義案主的需求與未來發展的方向。但反觀過去四年的社會工作教育,到底給了我們多少「思考」?又或者只是不斷的學習「服務技巧」?這些技巧也許是基本的個案工作、團體工作、社區工作;也或許是特殊領域的學校社工、醫務社工、老人社工、兒童社工等等。


     不可諱言,社會工作是個以實做取勝的學科,相較於社會學,我們更積極的去處理社會問題。但在此之前,我們是否應該訓練學生擁有較多的彈性與空間來思考社會問題,觀察社會現象,和質疑社會結構的能力。因為唯有在解決他人問題之前,先知曉問題出現的來由以及背後存在的社會結構,才能夠真切的瞭解到案主們的需求。


     當我們在面對我們的服務對象時,如果我們因為法令上認可的模糊地帶,或是因為彼此的不了解,而站在優勢族群的一方以片面眼光來看待他們的時候。在此之下的「Social Work」是否應改為「Governmental Work」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