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

泰北心得(居然寫了四千字)

◎ 文:邱美瑄

1月22日的上午,我記得那天艷陽高照。十天,讓我開心、難過、感動、成長焦慮、憤怒的十天,要在清邁機場跟這十天說再見了!當我一坐上飛機,短短十天的泰北生活,全部一鼓腦的瞬間閃過我腦海中,五味雜陳的情緒,讓我久久無法平息。因為有太多太多的衝擊,不管是文化上或者是生活上,完全超乎我的想像之外,也因為我是團長,許多的責任與壓力是我沒遇過的。



[在這被世界遺忘的角落,那裡的生活,若非親眼所見,否則真的難以想像。

回國後我仍然時常想起那令我懷念的日子。

  土屋牆、茅草屋頂、黃土地、這樣的住屋型態,和台灣擁擠、現代化的水泥大樓相比,完完全全是兩個世界的事。即便是台灣早期的三合院,至少還有使用紅磚頭來蓋房子,但是在那裏,窮苦的人家基本上還是土屋牆,有錢一點的人才有水泥房或者是紅磚房可以住。而幸福的我們,住在聖愛育幼院之家,托范奶奶多年來辛苦的福,我們才有與當地相比算是高級的水泥屋子可住,也才有瓦斯跟熱水可以使用。山上的氣溫溫差非常大,白天中午可以熱到近30度,晚上可能只有5度左右,育幼院的院童通常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,都會在下午就洗澡,也因此都洗冷水澡,他們可以洗到熱水澡的機會幾乎是零,因為一切的資源都很珍貴,必須要愛惜使用,而山上其他人家,如果天冷了哪有台灣甚麼暖爐、暖暖包這些先進的設備,都是全家人圍著火爐,一邊燒木材取暖一邊談天說笑。在這樣的生活下,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知足,記得有一天,有個小女孩的鞋子走著走著就壞了,我說要買雙給她,她非常堅持的拒絕我,因為我們去到泰北陪他們教他們,她已經很開心了!她知道不可以再多跟我們要求甚麼,在那當下我突然覺得,這孩子怎麼可以這麼的懂事。

  泰北的生活簡單而純樸,雖然物質生活不比台灣,但是我想那裏的人們卻比生活在台灣的人們,快樂許多許多。我懷念那隨處可見但是永遠不會走錯人家的山雞、我懷念那滿滿都是星星的星空、我懷念那天黑就會收起來的店、我懷念那打開水龍頭就直接喝的水、我懷念那很大一份只要十塊泰銖的西米露、我懷念每天摸黑走路回家、我懷念那只有5度c,我們還必須要開會、作教具、甚至洗澡的夜晚、我更懷念老是穿著拖鞋上課的孩子,這些我所懷念的生活情境如果不是我身歷其境,到了當地生活,否則光靠在台灣的成長經驗,那真的真的很難想像。我希望將來的我可以不只是懷念,更可以有機會再一次到當地做志願服務。



[「身分證拿出來」「護照借我看」,聽起來不難做到的兩句話,

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卻是難以實現。]

「教育」這件事情在泰北這小小的山上,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。不論如何,家長都會想盡辦法盡量讓小孩完成學業。為什呢?持有中華民國護照,對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說,似乎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,要護照,申辦、繳費,過幾天就有了,沒什麼!然而,對泰國清萊省滿星疊村的老師與孩子們來說,卻完全不是這回事。因為過去一些歷史背景的緣故,在山上的家長們,有的並沒有身分,因為他們可能是沒有報戶口,或者可能是從中國、緬甸、寮國更為貧困的山區,希望可以把這裡當作跳板,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而過來的。偷偷跑過來的因為非法入境既回不去也下不了山,所以要拿出身分證對這兩種身分的人來說是多麼困難的事情。更因為如此,終其一生都須待在清萊的身上,因為如果要下山,崗哨會查驗身分,想要下山就得偷偷從難以行走的山間小路通過,否則就得花大把銀子買通崗哨的衛兵。而如果你是在泰國出生的孩子,如果父母沒有身分,孩子當然也不會有身分,只有出生證明。孩子必須一直念書,念到15歲過後才可以換得身分證,有了身分證才能下山工作賺錢養家。如果出生證明弄丟了,或者沒有到醫院生產取得出生證明,那麼終其一生也很難從正當管道取得身分證。

這些種種的因素,是為甚麼當地這麼需要外界資源介入幫助的原因,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資,更迫切需要的是更好的教學內容、教學方法還有文化刺激。



[我,是一個大學生,普普通通的學生。但在回龍小學,我搖身一變,

變成了老師還有小朋友口中,傳道授業解惑的『老師』。]

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針對當地的老師做師資培訓,下午到班級裡頭上課,晚上輔導育幼院的學生做功課。當地的不管老師學生還是家長,都稱我們這些志工為「oo老師」,我深深相信「當別人有多麼信任你時,你就要做到多麼的好」。可是要可以上台教學可非簡單之事,更何況我還是非教育的本科生,縱然有多次的營隊活動經驗,但是可從來沒有遇過「寫教案」還要「上台演練」。一開始可是非常的緊張,對於自己所寫的教案也很沒有信心,還好透過帶隊老師盧老師,跟其他團員的協助,給予意見回饋,還有自己前一天晚上的反覆演練,在課程的進行中都還算順利。

而出隊的過程中經過十天,不難發現在泰北華文補習學校,教學資源非常貧乏。白天在對老師上課時就知道,老師們的中文程度良莠不齊,有的是非常的認真,中文曾度也非常好,有的卻幾乎是到了「會講中文就可以當老師」的程度。除了師資程度有好有壞之外,教學的教材資源也是極為貧脊,舉例來說,跳早操的音樂據說是去年嶺東科技大學前來出隊時,所贈送給回龍小學的,之前根本沒有這麼多音樂。管理幼幼班秩序最有效果的手指搖,老師們也不曾想過可以這樣運用。不管上甚麼課,上課前應該要準備一些教材或者方法來作為"引起學習動機",當地的老師們也不曉得這樣的東西。在班級經營上,老師們也只懂得一味的使用大吼、大喊大叫等威嚴的方式來管理學生秩序。不懂得用其他的方式。除了教學上,當地學生的學習硬體設備也是有所缺乏。我們服務的回龍小學還是使用水泥教室,門窗與課桌椅也尚為完整。但是!隔壁村的其他中文小學可就不是這樣,破碎的門窗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。而回龍小學裏頭,連一顆籃球也沒有,只有一片水泥的的廣場,是平常學生活動集會的地方。

而對於孩子們來說,我們的角色是介於「大姐姐」與「老師」之間,她們很清楚我們是老師,但是同時也是可以陪他們玩的大姐姐,所以孩子們肯定對我們有較多屬於輕鬆、育樂的期待。也因此,第一天和孩子接觸時,其實我是有點控制不了班級氣氛的,講課孩子也很容易就不專心,因為第一天的我還沒有抓到要領。那一天,我非常的沮喪,但也因為這樣沮喪的心情,讓我沉靜下來思考以及和別人討論,為什麼我的教學會不如想像中的成功。隔天,當我調整自己重新上台後,孩子們一雙雙發亮的、緊緊盯著你的眼睛讓我知道,我一切的努力跟辛苦都值得了!!看到他們快樂、有所學習,我自己也跟著歡欣了起來。



[『聖過一切的愛』,是我十天當中聽到最喜歡的一句話,

因為在范奶奶的身上,我真的看到了「無私的愛」]

  還記得第一天到達育幼院時已經晚上八點多,吃過晚餐,九點多開始開會,一直弄到了凌晨三四點才就寢,接下來的幾天也是如此,每天早上還得在大約十幾度下爬起來,才三天我的身體已經快要吃不消,其他團員們也是,到了後面幾天陸陸續續都感冒、發燒。我常在想,我們只是來到這裡幾天而已,作的事情也只是盡我們所能的把我們會的教給老師小孩。但是范奶奶,這麼一個人卻做了這麼多這麼多的事情。買地、蓋育幼院、收容孩子、管理育幼院、管理一個小學……這一件一件都不是小工程,其中更有許許多多瑣碎的事情,范奶奶卻一個人打理好這一切了,而且一做就是「七年」。二OO七的聖愛心訊紀錄著育幼院的服務成果,上面寫著:「孩子們從自卑、自憐、說謊、打架、調皮、懶惰,到現在是自信、自愛、活潑聽話、誠實、禮貌、用功又勤勞,重視心靈健康,知道感恩、惜福、自助與助人!」。這十天的服務,我們享受了奶奶用七年換來的成果。第一天見到我們,每個孩子都熱烈大聲的唱著歌,歡迎我們;平常孩子個個有禮貌,「奶奶好」「姐姐好」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;在學校的表現,聖愛的孩子也總是勝過其他村子裡的小孩。七年的努力,范奶奶從不間斷。一個退休老師,做了這麼多,也因為這麼多年的努力,讓現今的聖愛兒童之家可以有著不錯的生活物質條件,水泥屋,我們還可以住雙人套房,喇叭電腦等3c設備一應俱全,水電不缺,還有村子裡唯一的無線網路。這麼多年的努力,讓現今的回龍小學可以招生率年年升高,家長們都急著想把孩子送到回龍。下個學期開始,回龍小學也要開始中學部的課程。

 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,不是在家裡享受子女奉養,含飴弄孫的生活。而是選擇到異鄉去奉獻付出,范奶奶真的是奉獻出了他一生「無私的愛」。范奶奶全身散發著光芒,她為這黑暗的泰北華文教育,帶來了一大束光芒,而且這光芒還會繼續擴大。

[第一次,我當了團長!]

  我是個很容易緊張、同時也很有責任心的人,越想要把事情做好就越是緊張。擔任團長這麼重大的職務,對我來說還是人生的頭一遭。還記得剛到的前兩天我的心情始終非常低落,晚上還要躲起來偷哭,因為我覺得我做的不夠完美不夠好。可是「有些事情現在不做,以後就不會做了」,我勉勵我自己,檀未也在一旁安慰我「有些事情就是需要經驗,而我們現在就是在累積經驗,讓下一次可以更好」。經過兩天的調適、緩和,服務的過程我探索到許多自己的優缺點,如果我沒有經歷這些,我不會發現更多的自己,也不會學習到更多的待人處事。

  有人常說:「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」,我覺得付出也是。付出不是你想就可以去做的。你要了解自己有甚麼能耐,可以為別人做甚麼事情,可以帶給別人甚麼?這一次不管是在領導方面,或者是在教學方面,我深深的覺得「唯有把自己準備好,才有付出的能力。」



[我不希望我走了,對當地來說卻像是一場夢,不希望這一切只是過眼雲煙。]

  記得當我大一,第一次出營隊的時候學姐跟我說過「你現在所做的每件小事情,都很有可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很大的影響。」往後我一直把這句話謹記在心,對於每一次的服務我都時時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。但是我也曾疑惑,我這麼小心翼翼,認真準備的一切,真的可以對當地帶來影響嗎?我們只是短短的停留十天,扣掉車程其中實際跟老師孩子相處的根本不到十天,這麼短的時間要怎麼改變這一切?我聽去年的志工說,去年志工回台灣之後,孩子們都還繼續跟志工保持聯絡,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跟媒介,有機會可以繼續給他們正向的力量。對於當地的老師也是一樣,我們走後,希望這一切不會只是一場歡樂的夢,而是真真正正實質的帶給他們刺激、學習,可以繼續和老師孩子們透過網路來保持聯絡。也希望下一年志工活動可以持續,為泰北帶來更長期、更專業、更穩定的協助,因為羅馬也並非一天所蓋成的。



[我感謝所有的一切]

  這一次,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太多。感謝泰北當地的所有的孩子與老師,讓我們有機會去服務,因為在我們教導孩子與老師的同時,我們自己也在學習。有范奶奶跟育幼院的長工阿才叔叔及其他兩位阿姨,我們才能在泰北有衣食無虞的生活。感謝實踐大學的每一位老師,有秀玟老師我們才可以順利解決許多行政上的手續,有歐陽院長的帶領我們才能擁有這些這麼棒的回憶,有盧老師的教導我們才能順利的進行這麼多的教案,有宋老師的幫忙我們才能平安的出國回國,還有這麼多美麗的照片,有張老師的協助我們才能完美的帶給當地一些音樂的陶養。我也感謝這一次贊助我們的單位,包括台灣民主基金會、新竹貨運…每一個願意提供我們資源的單位、老師及個人,有你們我們才能這麼放心的進行活動。最後,我也要感謝志工團的每一位團員,有這麼厲害、這麼主動的你們,2009年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泰北志工團才能夠進行得如此完美順利。謝謝你們!在我的生命裡,留下了美麗的扉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